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互动 > 游记攻略

老广记忆就藏在这些静谧的老街里

发布时间:2017-09-22    来源:广州市旅游局

广州的今生已深入人心,但它的前世也同样耐人寻味。在老城区至今保留着很多老街,他们隐藏在繁华的市井,俯就在高楼的背后,默默地保留着过去的痕迹,承载着文化的气息。想读懂老广州的过去,不妨去串串那些被时代巨轮没收却越发有古香沉韵的静谧老街。


恩宁路:时代变迁下的历史积淀

恩宁路是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老街,承载着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。它诞生于1931年,昔日为西关最繁华之地,路面可以并排行八顶大轿一时风光无限,被誉为“广州最美老街”。



恩宁路、龙津西路与第十甫、上下九步行街骑楼连接,成为广州市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,分布了十几处文物古迹,泰华楼、李小龙故居、詹天佑故居等名人故居,1925年建起的独领风骚数十载的金声电影院均坐落于此。作为“粤剧发源地”,这里还屹立着粤剧的“祖屋”——八和会馆,不但聚居着粤剧名伶,每年还有粤剧名伶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寻根。



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,独具岭南特色的骑楼街,古朴逶迤的麻石小巷……这些旧屋、旧街、旧楼积淀着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。那些老的街道、旧的房子,总是能完美演绎出历史的质感。历史老街中的故事伴随着时光的胶片一幕幕演绎,牵着你用脚步丈量,用思绪怀念,用情感缅怀,说不尽,道不完。



耀华大街:历久弥香的时光故事

耀华大街东起文昌北路,西至耀华西街的西关大屋街全长不过110米,却密集分布了14处挂牌历史建筑,街内房子多为西关大屋门面(趟栊、吊脚门、洋杂木大门)、青砖石脚的二层小洋楼建筑,也有一两间是传统清代单层高、大、深的西关大屋,是西关文化与岭南文化最生动的载体,这里已经被市政府划定为“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”。



耀华大街30个门牌,39个开间,住150户人家,居民430人。老街上的生活,也就是些普通到不行却经久未见的日常。清晨,赶早茶的阿公阿婆几声简短的问候,飘过古色古香的巷子,悠远而亲切。大户的房子,从近一米高的门槛,和老广州特有的横栏木门,到雕花的栏杆、考究的窗花,都能感受到往日的气派和威严,座座都有它的故事。



古往今来有众多名人曾居住于此,耀华大街8号和10号是粤剧名伶白玉堂的故居 12号西关竹筒屋特色的二层楼宇,是香港爱国同胞凌剑刚先生的祖屋,他无偿提供给“文昌邻舍康龄社区服务中心”使用;30号则是南海横江名门黄咏雩的故居.,画家黄中如、黄中羊也自小居住在此。这条被文化深深沾染过的弄堂即便已被周围的盖过,内在的文雅气息却历久弥香。



南华西街:繁花深巷里的怡然生活

先有南华西街,再有海珠区。南华西街是广州海珠区最早城区与发祥地的街道,十三行的商贾们在“河(珠江)北”做生意,在“河(珠江)南”建房子、宗祠,也因十三行四大家族曾落户于此,南华西街百多年前便是广州商业文化的典范,被喻为"中华第一街"。在百年沧海桑田后,她的每一条小巷、每一栋老屋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几代街坊的记忆。


拍摄者@尊道


古街、深巷;青砖屋,石板路。宽不过丈的街道,曲径萦回,绿荫遮天。在南华西路-洪德路-同福西路这三条互相联系的骑楼街上,汇集了众多从明、清到现代多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,被誉为“清末民初广州建筑博物馆”。


拍摄者@尊道


走在骑楼街上,扑面而来都是浓厚的岭南生活气息,剃头的、补鞋的、珠子的,甚至自家门口打麻将的……文人墨客在此地留下了浓浓的诗情,许世杰曾题诗一首:“繁花深巷竞飘香,老养少怀工读忙,物质精神相双翼,南华展翅更高翔。”


拍摄者@尊道


一位84岁的老伯如此描述他的退休生活:每天早上6点半去酒楼喝早茶,逛滨江西。回到家里后,便拿着放大镜坐在门梁边看报纸,“等买菜的八野婆回来”。这条简单的生活轨迹,对于这户老巷里的寻常人家,洋溢着满满的幸福。


逢源大街:老西关的浓厚回忆

逢源街位于荔湾区中部,前身是清朝康熙年间建成的逢源区的逢源东街,因有逢源桥,故名。随着清末西关的商业进一步发展,便逐渐扩建为逢源街。这里曾是古西关富贾豪商居住最为集中之处,由此也产生了后来的西关大屋群。



逢源街最为人所熟悉的,便是西关大屋。木趟栊、青砖、满洲窗……行走在这些西关民居之中,满眼尽是西关风情的缩影。若想全面详尽地了解西关大屋的建筑特点,就不得不去位于逢源路的西关民俗博物馆。



整个博物馆是一座典型的西关大屋布局,楼房是仿原貌修建,里面除了可以看到许多有关西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外,还有诸如家具和家居用品等许多实物,大部分是市民捐献的。


寺贝通津:旧东山的前世今生

这条老街的名字,读起来拗口之余,街名也很令人费解,对于外地人来讲,简直就是一头雾水。其实说到寺贝通津的历史,据说要追溯到明代,“津”在旧时的广州特指珠江旁的码头,不少在江边的小路都被冠以“通津”的名字。而“寺”则是指东山原有的一座寺庙——东山寺,“贝”就是“背”,实际上就是指东山寺背后通往海边码头的那条路。



逛寺贝通津,必须要做两件事:一是要看看旧时广州富豪们居住的“东山小洋楼”别墅群,二是要在名校林立的道路上中忆起青葱岁月,回味属于自己的那些年。



寺贝通津上集中了广州早期的很多中西合璧的小洋楼,鲜艳的满州窗,圆拱门,红砖墙或青石墙,与古老的西关大屋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。另外还可以与附近的新河浦共同联游,那里也集中了大部分以清水红砖墙、民国水刷石的为主要特色的仿西洋古典式建筑。



而在寺贝通津道上,还藏着一所名校——广州市第七中学,学校创办于1888年,至今已有百年历史。与七中邻近的还有培正中学、培正小学和署前路小学,这里名校林立,诚然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广们的青春回忆。